跳到主要內容區

 

 

 

標題

學校圖書資源

內容

學校圖書資源

為強化教學研究、提升學習效果,積極充實全校師生需要各項館藏資源,亦整合校內外資源,並且延伸數位化資訊服務,透過各式數位設備、影音設備及資訊技術等,打造全校師生的知識與學習服務中心,提供優質的圖書資訊服務與研究學習環境。

一、館藏資源

現有館藏總資料量逾33.9萬冊/件,圖書期刊及電子資源由各系所老師薦購,經過學院/系所會議通過,使資源預算上發揮更高之效率與效益,同時滿足教學研究資訊及達到館藏平衡的發展;學生則可於本館網頁推薦符於館藏政策之資料。並透過館際合作系統、區域性聯盟之建立,以及圖書互借圖書館的擴增,同步提升館藏量與質,以支援師生教學研究及學習需求。

二、資訊服務

(一)資源探索服務系統:提供完整化的數位資源即時性檢索服務,擴大資料來源範疇與簡化取得全文的途徑,滿足師生對各類型資源檢索需求。經由此系統,在校外的讀者也不需另外下載VPN即可檢索資料。

(二)行動化館藏(資料庫、電子書、電子期刊、有聲書等):隨著行動載具的普及化,利用行動通訊服務,提供讀者無所不在、隨處可及的圖書館資源和服務,如提供讓讀者在行動載具上閱讀、聆聽的影音資料、電子書、電子期刊等。

(三)行動版線上公用目錄(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,簡稱OPAC):利用行動環境來提供新的服務,將圖書館的服務融入讀者的日常生活中,讓讀者利用行動上網,查詢書籍到期日、借閱歷史、預約書、續借書…等服務支援行動APP師生查詢功能。

(四)VPN(虛擬網路):為便利本校教職員工、在學學生及越南境外專班學生,均可由校外連線使用電子資料庫之資源,無須親自到圖書館使用,節省讀者寶貴的時間。

(五)數位內容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本校學位論文數位化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博碩士學位論文為學校重要的學術資產,因應數位化資訊服務的趨勢,建置學位論文系統收錄、典藏本校畢業研究生的學位論文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2. 本校「美和學報」數位典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為提升學術文獻之能見度、增加作者文章被引用的次數,及能更進一步獲得國內位學術地位之肯定,已與資料庫廠商共同進行學術文獻數位化計畫,以提供讀者線上查詢服務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3.本校機構典藏:除收錄、典藏教師著作及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外,並取得美和學報及各研討會論文集等著作人之同意授權書,無償授權進行資料數位化,提供讀者線上查詢服務。

          4.網路部份採有線與無線網路並陳,搭配館內工作使用及不同服務空間備有電腦相關配備,並備有資訊插座、建置無線網路設備,供使用者自行攜帶筆記型電腦上網查詢資料。

          5.數位式自助借書機增進流通速率、簡化借閱流程,減少讀者等待排隊的時間,並且落實e化之理念,以期達到“數位式圖書資料流通管理”之概念,讀者能自行操作借閱圖書館內的圖書資料。

          6.多功能閱報機利用視覺觸覺來增強學生對常識及天下事的吸收興趣。

          7.電子書行動閱讀機:觸控即可線上瀏覽,並自動產生QR code導引讀者下載借閱。

三、資源整合及共享

(一)參加全國性館際合作組織,如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。提供館際複印、圖書互借及快速便捷的文獻傳遞服務,促進校際間書籍及期刊之資源共享,以便利全校師生對於圖書、期刊資訊之需求。

(二)建立電子資料庫之合作模式,參加「CONCERT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」及「臺灣學術電子資源永續發展計畫」等合作模式,提供更豐富電子資源供教學研究及自學之用。

(三)嘉南高屏地區圖書代借代還/虛擬借書證服務:加入「南區區域教學中心」種子學校,提供讀者借閱合作大學校院圖書館之館藏資源,提升各校館藏利用價值及服務品質,讓高教與技職學校圖書資源能夠共享,發揮更大的效益。

(四)推動社區營造,資源共享:閱讀強化與社區之互動,回饋鄉里服務,提升閱讀風氣,營造書香社會,善盡圖書館之社會責任。

(五) 瑞昌文學獎:鼓勵學生創作,發掘文創人才,帶動學校文藝風氣,由圖書館主辦,通識教育中心及系等共同籌辦「瑞昌文學獎」活動。

 

連絡資訊

負責單位:圖書館

聯 絡 人:林佳娸

聯絡電話:08-7799821 #8237

檔案下載

附檔1-3-5圖檔(毋須提供下載)